一、MBA考研逻辑考试中看题不细
(一)对于不正常的提问方式经常忽视
很多学生做错的原因并不是不会,而是审题不细,看不到;或者看到了,没有圈上做标注导致忘记。
例:除哪项外,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二)对于找等价的题忽略肯定形式
如果一道题出现否定多处的地方,比如4—5处,肯定形式经常被忽略。
例:并非所有教授都必然有人喜欢。
二、整理MBA考研逻辑形式有误
(一)对"至少"、"至多"理解不到位
例:小王小李至少没录取1个/小王小李至多没录取1个/小王小李至多录取1个
尤其是最后一种,至多录取1个,经常会有学生误写成要么小王要么小李,但其实它包含3种情况:王、非李;李、非王;非王、非李。所以正确的是非王或非李。
(二)假言逻辑形式会写反
"只有,才"为后推前,"如果,那么"为前推后,比如有的题前3句都是"如果,那么",但最后一句改为"只有,才",就容易写错。
例:有奶油和面粉,才能做蛋糕。为后推前。逻辑形式:蛋糕→奶油且面粉
三、p→q的真值表不能灵活应用。
对于什么情况下为真,什么情况下为假有时会弄混。或者根据题目没有判断出考察的是真值表,从而导致做题无方向。
四、MBA考研逻辑知识掌握不牢
(一)对于换位推理里的"所以S都是P、有的S不是P"的换位容易出错
所有S都是P换位:有的P是S。
有的S不是P换位:有的非P是S。
这两个是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第一个换位误换成"所有";第二个误换成"有的P不是S"。
(二)对于推理方法特别是穆勒五法的定义不了解,导致不能很好地区分方法
比如,论证题中由求同法得结论,有的学生在削弱时只针对论点,但更契合的是针对论证过程,即针对求同法进行削弱。
此外,对于明确给出句式"越……越"有时也不能准确判断。
五、论证题理解不到位
(一)没有梳理清楚题干的论证结构
有的题目如果梳理清楚了,考察什么知识点自然也就知道了。梳理不清楚,当题目让加强或削弱时就不知道哪个选项是最契合论证的。
(二)加强、削弱题误选干扰选项
有的选项看似能够加强题干,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和题干的论点其实并没有关系,像这样的就不能选。
以上就是小编"2022年MBA复习:首战MBA的考生,要避开的逻辑推理陷阱"的分享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上海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上海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上海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