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MBA考研:为什么暑期复习效率低?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上海MBA教育网    2019-07-24

一、为什么学不进去?

1.不学习,是因为可怕的线性思维

这个应该是你静不下心来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小到大,我们所做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有人帮忙指出前进的方向和所能达到的目的地。

上小学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初中;初中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高中;高中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大学;只有上了好一点的大学,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有一个好对象......

你看,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有实打实、可以掌控的结果。

在大学之前,学生只要努力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要努力,大家一点都不关心。

线性思维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让人容易产生恐怖化的情绪。

很多人都会抱怨:

完了完了,我大学只能去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读书,感觉这辈子就要玩完了;

完了完了,我这次的六级没有过,今后找工作肯定非常难,感觉大学白上了;

完了完了,在这样我考不上研究生了,是不是太丢人了,咋办啊……

心理学家埃利斯将我们常常夸大生活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倾向称之为"恐怖化"。

因为这样的线性思维,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既定的线性往上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自己给自己加戏,而且还是苦情戏。

但实际上,现在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在人生的漫长河流中,连再小的浪花都不是,但因为受制于这样的线性思维,往往会刻意夸大现在的痛苦,看不到将来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地方。

2.不学习,是因为相对剥夺的存在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经写过这脍炙人口的诗句: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你可以理解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也要拥有其他人同样拥有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就会非常痛苦。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既然是社会性动物,就无时不刻都在和别人进行比较,但因为你和周围的同学,高考成绩都差不多,因而无论怎么比较,差距都不会过于明显。

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别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都能通过各种载体传播到你眼前,加上互联网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幸运者偏差",于是你看到的,全部都是比你厉害很多,比你牛逼很多的人。

看到有人12岁上北大,于是觉得自己无论成绩多吊,也是渣渣;

看到有人常年8块腹肌傍身,一年四季都在吃健身餐,于是你觉得自己好丢脸哦;

看到别人年纪轻轻就拿到3000万的风投,不久就要上市敲钟,你看了看自己的工资单,脸都红了。

比较可能会激发你向上的动力,但也会激发你相对剥夺的感觉:你会认为,凭什么别人有的东西,我就没有!

长年累月地和远在天边的人进行对比,你可能会认为别人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给你增添许多精神动力。

但实际上,如果你一次次地没有变成他们那么厉害、那么牛逼,那给你造成的挫败感,一定十分强烈且很难挥去。

一旦尝试到挫败感的滋味,你是完全不可能再静下心来学习的。

所以,因为有一个月考上研究生的例子,你就觉得自己坐在这里努力又努力,却连个英语阅读都不能全对,你就会挫败失落,觉得学学学学个什么劲。

3.不学习,是因为有很多人取悦你

现在的手机软件,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现在各种软件和游戏APP对于人性的把握,简直是要上天入地啊。

复习完回到寝室是不是非常没意思?没有关系,它们会给你推送各种搞笑轻松的视频。

或许这样你还不满意,没有关系,它们可以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或者在其他平台上的搜索信息,给你推送"猜你喜欢","大家都在看"的内容。

对于一个在学校没有任何存在感,老师对其又不加以重视的学生,或者对于一个在职场上到处碰壁,没有人把他当回事的人来说,刷各种头条类网站和玩游戏,是kill time和获取存在感的最佳途径。

当然,也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之上,软件和游戏的开发商们,才会珍视你的需求,知道你想要什么,并千方百计地想要讨好你,留住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样的回报率很高,让你立马就能很开心,可是考研呢,学到掉发都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回报,于是就更不想去学习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上海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上海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上海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澄明信息传媒,得力贴心服务,
立足搭建可信赖的教育资讯平台。

官方微信